【醫藥】國健署糖尿病防治手冊重點整理(一)

【糖尿病】醫藥資訊分享

糖尿病的流行病學:

1.目前各國第2型糖尿病流行情形,大抵介於盛行率最低的非洲內陸(1%左右),與最高的北美洲Pima印地安人(近乎50%)之間。

2.糖尿病的總人數來看,以亞洲的八千四百萬居首,歐洲兩千六百多萬次之,北美洲、南美洲各約一千五百萬人,非洲九百四十萬,澳洲一百萬人最少;然而由於全球的肥胖盛行率都急遽增加中,各大洲的糖尿病患人口,分別以23~57﹪的速度增加中,其中亞洲最為快速約57﹪

3.第1型糖尿病,在各國的年發生率差距也相當懸殊,其中以芬蘭最高(30∼40/100,000),古巴最低(<1/100,000)

4.女性不但罹患糖尿病的盛行率較男性高,女性的年齡(老化)效應更是顯著,老年女性罹患高血糖的盛行率較男性高。

5.(重要!!)當患者被診斷為第1型糖尿病時,β細胞數量已減少70~80%;第2型糖尿病,β細胞數量則以減少25~50%。

6.胰島細胞的功能剩餘50%時即進入糖尿病前期,剩餘20~30%時進入糖尿病期。

7.糖尿病盛行率最高的國家:吉里巴斯Kiribati,(吉里巴斯共和國 ,是 太平洋 上的一個島國)  FROM ~IDF  2011

8.糖尿病人口數最高的國家:中國(90百萬人)2011,預估2030年最高為印度。

 

糖尿病的預防:

 

初段預防:對於糖尿病感受性高的群體進行預防性介入,防止糖尿病發生。

次段預防:早期診斷糖尿病並積極有效的治療來獲取最佳的控制,避免或減少糖尿病的病情持續進行。

三段預防:防止糖尿病晚期併發症的發生與持續惡化。

第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子(重要!)

1.糖尿病家族史(父母、兄弟姊妹罹患糖尿病)
2.年齡超過45歲
3.體重過重 (身體質量指數≧24 Kg/m2)
4.平常缺乏運動
5.種族/人種(如亞洲南方、加勒比海非洲人…等)

6.曾有空腹血糖異常或葡萄糖耐量異常
7.高血壓 (成人≧140/90 mmHg )
8.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5毫克/毫升 (0.90 mmol/l)及/或三酸甘油酯≧250毫克/毫升 (2.82 mmol/l)
9.曾有妊娠糖尿病或嬰兒體重超過4.0公斤
10.曾有心血管疾病史
11.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From ADA: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2003)

 

許多歐美各國的研究報告皆指出空腹血漿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為糖尿病初段預防篩選措施中首選的方法。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可做確定性糖尿病的診斷

 

葡萄糖耐量異常本身與患者以後大血管病變有密切關係。而且與患者往後糖尿病發展息息相關。

糖尿病初段預防的目標在使患者血中葡萄糖的代謝能恢復正常,其它如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及胰島素抗拒性的改善等皆應一併列入糖尿病防治計劃中。

血糖的控制對微小血管併發症(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的發生扮演重要的角色。只要血糖的控制超過正常值(如A1c>6.2%)則會對微小血管造成影響。

只要血糖超過正常或血壓超過130/85mmHg則血管併發症(Micro- and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將會發生。

(重要!)UKPDS的結果顯示,血壓的控制使平均至144/82 mmHg,則糖尿病患者就會有意義的降低腦中風、心衰竭、微小血管病變、失明及糖尿病有關的死亡。

無論國內外的大規模調查都顯示,幾乎近四成的病例,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了糖尿病(undiagnosed diabetes)。

 

 

糖尿病的診斷(非常重要!)

根據1997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cian Diabetes Association)訂定的標準,如果符合以下任何一個條件,而且要再確定一次,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1)出現糖尿病症狀(三多一少),加上隨機血漿糖值(無論空腹與否,測得的血糖值即為隨機血漿糖值)≧200毫克/毫升

(2)空腹至少8小時靜脈血漿糖值≧126毫克/毫升

(3)75公克(小兒劑量為每公斤1.75公克,總量至多75公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2小時的靜脈血漿糖值≧200毫克/毫升。

空腹血漿糖值(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110毫克/毫升且<126毫克/毫升,就可診斷為空腹血糖異常(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靜脈血漿糖值,於140及200毫克/毫升間,就可診斷為葡萄糖耐量異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所以,正常值為~

隨機血漿糖值(無論空腹與否,測得的血糖值即為隨機血漿糖值)200毫克/毫升

空腹至少8小時靜脈血漿糖值110毫克/毫升(≧110毫克/毫升且<126毫克/毫升,就可診斷為空腹血糖異常)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靜脈血漿糖值,140毫克/毫升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並不是診斷糖尿病的首要手段,實施的時機不外乎:

(1)空腹或隨機血糖值不足以診斷糖尿病;

(2)懷孕期間用來確立妊娠性糖尿病診斷;分娩後研判GDM(註)是否完全消失

(3)用來診斷葡萄糖耐量異常等三項而已。

註:婦女在懷孕時才第一次發現罹患糖尿病,就稱作妊娠性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重要!)血漿葡萄糖之測定為檢驗葡萄糖耐量的最好方法

篩檢時可採用隨機空腹或經葡萄糖負荷(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後抽血來檢測血葡萄糖值

(重要!)以世界衛生組織之診斷標準值作為篩檢標準,發現以葡萄糖負荷後2小時之血糖值最好(敏感度>90%,特異度約為100%),空腹血糖值次之。

以隨機之血漿葡萄糖值超過 200毫克/毫升為篩檢標準,會使得盛行率被低估。

高危險群,建議可以空腹血糖來做為篩檢工具。因此美國糖尿病學會也建議篩檢方法最好使用檢測空腹血漿糖(意指除了飲水外,不食用任何食物或飲料達八小時以上)。

 

糖尿病的分類:

在1997年,由於對糖尿病的病因及致病機轉有進一步的認識,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及世界衛生組織修改並訂定新
的糖尿病分類方法。

新的分類方法依據病因區分為第1型及第2型糖尿病等。

一、第1型糖尿病 (Type1 diabetes) :通常由β細胞的破壞,導致胰島素的絕對缺乏所引起

1.免疫媒介性(Immune mediated)
2.特發性 (Idiopathic)

二、第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胰島素抗性為主 (insulin resistance) 並伴有胰島素相對缺乏的病患,及主要以胰島素分泌不足合併胰島素抗性的病患。

三、其他特異型糖尿病:

1.β細胞功能的基因缺陷

2.胰島素作用的基因缺陷

3.外分泌胰臟的疾病

4.內分泌病變

5.藥物或化學物質引起

6.感染

7.不尋常形式的免疫媒介性的糖尿病

8.有時合併糖尿病的其他遺傳症候群

四、妊娠性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婦女在懷孕時才第一次發現罹患糖尿病

 

糖尿病之成因與危險因子

第1型糖尿病

1.先天因子
第1型糖尿病以病因學的觀點而言,係指胰島β細胞因為自體免疫性反應破壞所致。

胰島β細胞遭免疫性反應破壞的指標包括ICAs (islet cell autoantibodies)IAAs (autoantibodies to insulin)GAD (autoantibodies to 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autoantibodies to tyrosine phosphatasesIA-2IA-2β

當第1型糖尿病已經出現空腹高血糖時,超過85-90%的病人可以測得到至少一個以上之免疫指標。

丹麥的研究發現,第1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有5∼8歲及11∼12歲兩個高峰,其中發病年紀較大的第1型糖尿病患者和人類白血球抗原B8較有關。

國人第1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狀腺抗體、胃壁細胞抗體(anti-gastric parietal cell antibody)和第二型拓樸異構抗體(anti-topoisomerase II antibodies)之盛行率均高於常人甚多。

2.後天因子
第1型糖尿病好發於秋冬季,夏季則較少,這意味環境因素,諸如受到感染、免疫反應或物理和化學傷害後引起胰臟損傷,可能在誘發第1型糖尿病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於文獻上曾記載,與誘發第1型糖尿病有關的嬰兒食品中的牛乳蛋白,目前國內尚未有相關的報告。(核心教材:早期喝牛奶可能是潛在的決定因素,日後出現第一型糖尿病的機會增加1.5倍),但是我們的研究證實喝母乳的時間越長越不容易發生第1型糖尿病。

(二)第2型糖尿病的病因(超級重要!!)

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是由兩個基本的缺陷所造成,一個是胰島素抗性,另一為胰島素分泌障礙

而胰島素抗性對於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比胰島素分泌障礙更重要。

造成第2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除了基因遺傳外,環境因素如營養、活動量也會影響疾病的表現。

1.先天因子

從同卵雙胞胎之研究,發現第2型糖尿病的一致性(concordance)高達70-90%

同卵雙胞胎,如果其中一個出現第2型糖尿病的話,另一個罹患糖尿病的機會超過90%

父母有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個人,其罹患的危險率較一般人來的高,若父母雙親皆患有第2型糖尿病,其兒女的罹病危險率甚至可高達40%。

許多第2型糖尿病病人的非罹病一等親,也會出現胰島素抗性。

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與糖尿病家族史體型、和年齡最有關聯,顯示遺傳和環境因素對國人第2型糖尿病發生之重要性與國外一致。

 

2.後天因子
國內外的研究皆發現,都市糖尿病的盛行率都較鄉村為高,而同一種人當生活環境、方式逐漸都市化後,第2型糖尿病盛行率也隨著提高,顯示一些與現代化相關的因素,如肥胖、活動量減少和飲食習慣改變等,對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相當重要。

第2型糖尿病是個龐雜的疾病。特點是血糖高但血漿胰島素濃度高低不一周邊組織對胰島素呈現阻抗現象,稱為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症候群

(重要!!)第2型糖尿病的β細胞有三個特徵:

1.β細胞量(cell mass)減少。

2.β細胞凋亡(apoptosis)速度增加。

3.β細胞胰島素釋放減少。

 

 

 【醫藥/妊娠糖尿病】懷孕期間的胰島素治療@2014共同考古題整理! 

【醫藥/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2014共同考古題整裡! 

【醫藥/代糖甜味劑】糖尿病之非藥物治療@飲食營養建議2014考古題整理! 

【醫藥/胰島素】胰島素Insulin的基本認識@2014共同考古題整理! 

【醫藥】國健署糖尿病防治手冊重點整理(一) 

 

 

You Might Also Like